鞘膜积液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鞘膜积液一例,原因竟然是hellip
TUhjnbcbe - 2020/6/3 2:10:00

9月下旬,一个1岁出头的小男孩,因为右侧睾丸肿大就诊。自诉之前因轮状病*感染腹泻后出现右侧睾丸肿大,诊断为“右侧鞘膜积液”,但因孩子太小暂缓手术,家长前来问是否能中药治疗。孩子面色偏白,胃纳减退,大便一天2次,夜汗多,翻滚多,会哭闹,脾气较前转差,舌淡红苔薄白,脉不配合,右侧睾丸较大,皮色发青。处以健脾温肝的治疝方:

太子参5生白术5茯苓5陈皮3法半夏5

乌药5车前子12川楝子5元胡5神曲5

小茴香2

3付

二诊:上方效果不明显,上午小些,下午及哭闹后右侧肿大仍明显,舌淡红苔薄白,改拟益气温肝:

*芪10生晒参1陈皮3升麻5柴胡5

炒白术10炒橘核5荔枝核5川楝子3小茴香3

车前子10桂枝3山药10

2付

三诊:右侧稍小,颜色发青减淡,又有大便次数增多、稀,时有吐奶,舌淡红苔薄白,改拟逆流挽舟法,人参败*散加减:

荆芥5防风5桔梗5枳壳5茯苓10

猪苓5泽泻5炒白术10炒苍术10生晒参1

苏叶5炒*连1炒木香3炒地榆5生姜自加2片

2付吃3天

从这天开始,因为孩子家里出现变故,大便次数减少后,接连又发热、咳嗽,故治疗一直以解表升提为核心,咳嗽愈后,右侧睾丸肿大亦缩小很多,大便一日2次,细询大便仍为糊状、夹水分不成形,舌淡红苔薄白,继用逆流合健脾益气同进:

荆芥5防风5法半夏5陈皮5茯苓10

泽泻5炒白术10炒苍术10*参5神曲5

炒山楂5仙鹤草10橘核5荔枝核5生姜加2片

6付

(照片不放了,病人家属介意是隐私,并且担心审核通不过)

其实这个孩子的体质我一直有个疑惑:疝气、鞘膜积液在中医辨证均要考虑肝寒的因素,所以我一诊方合用了暖肝煎的部分药物,善后方里也加了橘核、荔枝核。但为什么一岁多已经正常吃三餐主食的孩子会肝经有寒、并且脾胃这么虚弱容易大便稀?

直到有一天孩子妈妈跟我说,他们老家的传统是给小孩手上绑个羚羊角磨牙,我才恍然大悟——羚羊角苦寒入肝经清肝热,孩子相当于天天在吃苦寒的药(中医传统羚羊角入药最好是挫成末,长牙的孩子这样天天啃正好相当于在服用羚羊角末了),肝经怎么可能不寒?脾胃阳气怎么可能健旺?!

△就是这玩意儿

他妈妈说,因为老人说孩子容易肝经有热,所以要清肝热!

我听了真的很无语!

这种愚昧半吊子的传统经验,需要我们正统的中医来辟谣!

小孩子是不是容易肝经有热?——是的!

那是不是要清肝热?——不是!因为这是正常生理现象!

中医儿科说小儿五脏的正常生理特点是:肝常有余,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脾常不足,肾常虚。注意!这里的前提是正常二字!为什么肝、心会有余,因为小儿要借这个热量生长发育啊!这是小儿赖以拙长成长的阳气,是要呵护的,不是让你用冰冷的食物药物去糟蹋的!包括出生时喝大*或者*连水去胎*、母乳性*疸时服用茵栀*口服液!

至于小孩生病时惊厥,这是病理性的肝风内动,这时才可能需要用到清肝热的药物!注意:是可能,不是必须用羚羊角!

同理,妇女在孕期感到身热、喜欢吃冰的,也是因为身体需要这个阳气去养胎!不要贪凉而损伤胎儿的先天!

沈凌波

1
查看完整版本: 鞘膜积液一例,原因竟然是hell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