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中医院主办,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和上海市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协办的“一指禅推拿流派小儿推拿上海曙光论坛暨小儿推拿名家周慧琳学术思想研讨会”于年3月2医院西院举行。全国推拿名家严隽陶、王国才、张素芳等以及-届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的50多位前辈与会。约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周慧琳周慧琳(.3.4-.12.16),上海市人。原上海医院推拿科主任,兼上海中医学院中医系二部推拿教研室主任。年12月-年8月,就读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毕业实习期间由刘开运带教小儿推拿。年9月,周慧琳从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毕业后分配到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门诊部。其所在的第一诊室,由王松山领衔,王百川任组长,主要治疗病种是内科脾胃疾病和儿科疾病。此后,周慧琳将刘开运指导的小儿推拿,结合一指禅推拿流派的一指禅推法、?法、指揉法等传统手法,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小儿推拿治疗手法。为后来上海小儿推拿的蓬勃兴起打下了基础。
年12月16日因心脏病去世于比利时布鲁塞尔。
周慧琳对小儿推拿的贡献
1手法特色
周慧琳的小儿推拿手法力求简练,经常运用一指禅推法、揉法、拿法,捏脊法等,频率较快,取穴较少,治疗时间短,每天治疗患儿可达60人以上。
2创新病种
综合周慧琳《小儿保健推拿图解》和《小儿推拿的常用手法和穴位/常见小儿病症的推拿治疗》(VCD)两本著作,秋季腹泻,肠痉挛(肠绞痛),厌食,尿频,感冒,慢性扁桃体炎,脐疝,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周围性面瘫,流涎症(滞颐),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营养性贫血,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臂丛神经麻痹等病种都是年8医院校试用讲义《中医推拿学讲义》、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年11月油印讲义《推拿儿科学》没有的。
3临床科研
周慧琳曾对小儿腹泻、脑瘫、营养不良性贫血等开展过系统的临床研究,并发表了论文。
4综合治疗
处方用药也是周慧琳的特长和治疗特色。从今天可以看到的几十张中药处方中可看到她辨证处方的深厚功底。她把一些身在外地不能来沪推拿就诊的病人,纳入中药治疗组予以远程治疗和研究。她还把中药热敷与小儿推拿配合应用,提高小儿斜颈等疾病的临床疗效。
5指导练功
周慧琳将推拿与练功结合的理念与方法用于小儿推拿临床,研发了儿童保健功法,指导患儿和患儿的家长,并写进了她的论文和著作。
6培养学生
培养了一批上海中医学院针灸推拿专业的学生,如朱正奇(上海中医学院针推系77年级)、朱晓红(77年级)、康莉娣(78年级)、张蔚(78年级)、姜明明(78年级)、倪建敏(79级)、王子健(82年级)等。以及全国各地和来自朝鲜、墨西哥、日本、英国、美国等十几个国家的实习生、进修医生。医院推拿科,还开设了业余培训班,培养了一批民间小儿推拿爱好者。
7培育市场
周慧琳认为发展小儿推拿,除了要提高推拿医生的临床诊疗水平外,还要面对普通百姓宣传小儿的优越性,市场需要培育。所以她非常重视在医学科普杂志和报刊上发表大量文章,宣传小儿推拿。仅年代他就在《大众医学》《为了孩子》等科普杂志上发表了十几篇小儿推拿论文。在上海和全国影响很大。年代初,《新民晚报》《光明日报》和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对周慧琳作了多次报道。年出版的《实用求医指南》和《大众寻医问药指南》也都介绍了上海周慧琳的小儿推拿,影响全国。让小儿推拿在上海能家喻户晓,是周慧琳对小儿推拿最大的贡献。
周慧琳年10月于巴黎
祝愿上海小儿推拿蓬勃发展END“推拿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