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鞘膜积液是小儿外科常见病,正常睾丸鞘膜囊内有少量浆液存在,就像是车轴中的润滑油一样,起滑润作用,使睾丸在其中自由滑动。在正常情况下鞘膜囊壁有分泌和吸收浆液的功能,像河流一样有进有出,则鞘膜积液的容量保持稳定。若鞘膜本身或其周围组织发生病变时,致鞘膜吸收和分泌功能失衡,就像是河堤溃烂,河水流出来了,就产生了鞘膜积液。
鞘膜积液按照解剖结构分为:睾丸鞘膜积液,精索鞘膜积液,婴儿型鞘膜积液(睾丸和精索鞘膜积液),交通型鞘膜积液(和腹腔相通,也称为先天性鞘膜积液)。
1、睾丸鞘膜积液:睾丸的鞘膜囊内液体增多,有一侧或双侧,表现为一侧或单侧睾丸增大、饱满,呈球形或卵圆形,如果积液过多,触摸不到睾丸。
2、精索鞘膜积液:精索鞘膜囊内有积液,与腹腔、睾丸鞘膜囊不通,也叫精索囊肿。表现为椭圆形、梭形。牵拉同侧睾丸,囊肿可移动。
3、婴儿型(睾丸和精索鞘膜积液):上两种合起来就是该型,精索鞘膜囊和睾丸鞘膜囊相通,表现为梨形外观。
4、交通型鞘膜积液(和腹腔相通):也叫先天性鞘膜积液,鞘膜囊和腹腔相通,腹膜腔积液流到鞘膜腔内,形成肿大。该型可能导致腹股沟疝。
另外,还有一种鞘膜积液,叫做腹腔-阴囊型鞘膜积液(abdominoscrotalhydrocele),定义为哑铃型或沙漏型的鞘膜积液,两端分别在腹腔内和阴囊内,中间通过腹股沟管相连。该型也是非交通型的,按压一端,另外一端的压力和形状会变大。
小儿鞘膜积液的常见症状包括:
1、囊肿:家长在给患儿换尿布或洗澡时,发现患者大腿根部或阴囊内,可摸到一个囊性肿物。多数是单纯的卵圆形包块,发生在一侧或两侧。按压肿物一般不能消失,用手电筒照射肿物,可见透光、透亮。
2、疼痛:一般是在肿块较大时,阴囊肿大会压迫神经,产生有坠胀感或疼痛。患儿常因不会表达而出现哭闹不止。
B超检查是首选明确诊断检查,睾丸鞘膜积液质软,有弹性和囊性感,触不到睾丸和附睾,透光试验阳性。
对于1岁以内的儿童,如果鞘膜积液体积不大、张力不高,可以暂时不急于手术治疗,积液有自行消退的可能。但是采取保守观察之前,需要泌尿外科排除孩子是否合并腹股沟疝或者睾丸其他病变。
如果积液张力太高、鞘膜腔压力升高,可能压迫睾丸、影响睾血液供应,以至于睾丸萎缩,对孩子未来的生育功能造成影响。此时,就应该积极就医及时手术治疗,避免给孩子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