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的毛毛偶尔会肚子难受、呕吐,腹股沟偶尔会鼓起一个包,爸爸妈妈在给孩子洗澡的时候发现,想着等医院看看。没想到,医院,毛毛腹股沟的包又鼓起来了,闹腾了一晚上。医院,医生说疝气卡牢了,需要急诊手术。最终,因为耽搁时间太长,一截肠子被切除了,身上还留下了大大的伤口。
“很遗憾,孩子以这样一种方式进行手术,其实,如果家长对疝气有进一步的了解,也许老早来看了。”医生说。
10分钟手术半天出院
身上仅留一个针孔
与毛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7岁的聪聪,就被医院手术,手术仅用了10分钟,从住院到出院仅六个小时。
“我医院的,做好术前准备,十点半推进手术室,不一会儿手术就结束了,过了约一个小时小孩就完全清醒,再观察一下就能出院了。”聪聪妈妈高兴地说。
让他们全家都非常开心的是,除了手术时间短,创伤更小。孩子身上几乎不会留疤,手术后除了脐部包了伤口,其余部位只有一个针眼,伤口愈合后几乎看不出来做过手术。
医生提醒:家长千万不要再把疝气不当回事了!
什么是小儿腹股沟斜疝?
小儿腹股沟斜疝是常见的腹壁先天性发育异常,新生儿期即可发病,总体发生率为0.8~4.4%,早产儿则更高,可高达30%;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12倍,右侧多见,也可能发生于两侧。
在腹股沟或阴囊口附近出现包块,一般无痛无痒。仔细的家长会发现,当孩子哭闹、活动时包块变大,孩子安静、平躺、睡眠后以后包块就缩小或完全消失。
如何识别小儿腹股沟斜疝?
方法一:可以用手摸,观察宝宝在哭闹或剧烈运动后腹股沟或阴囊处是否有肿物突起(看似像个“小包”),一般平卧或睡觉时可消失,或用手轻轻按摩后可消失。
方法二:医院检查,做彩超检查即可诊断。一般小孩疝气不易被发现,因为孩子年龄小,无法表达,这就要求家长多注意观察,特别对于新生儿,由于平时包裹得比较严实,所以当发生疝气时,家长不易发觉。
如何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
目前根治小儿疝气唯一的方法是手术。一提到手术,家长就会说能不能不手术?孩子是不是可以自愈?
1岁以前的小儿腹股沟斜疝有自愈的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非常小,年龄越大,自愈的机率就越小。通常疝气是不会自愈的,随孩子年龄增大活动量增加,疝气越来越大,腹股沟肿块会增大,甚至降入阴囊,如发生嵌顿会造成肠坏死等严重后果。
小儿腹股沟斜疝最严重的危害是嵌顿。疝气一旦发生嵌顿,孩子会因肠道梗阻出现腹痛、哭闹、烦躁、呕吐、腹胀等表现。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无原因或突然出现这些症状,就应立即检查孩子的腹股沟是否有包块,医院检查。
此时,疝囊颈会压迫肠道出血,引发肠梗阻、肠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另外,疝囊颈还会压迫精索血管,引起睾丸坏死,有的男孩腹股沟斜疝延误治疗最后不得不切除睾丸,造成终身遗憾。
所以及时治疗很关键。
那么一旦发现腹股沟疝,是不是越早手术越好呢?医生表示,如果疝容易自行回纳,孩子也没有明显不适症状,没有反复嵌顿,一般建议六个月甚至一周岁以后再手术。如果腹股沟疝出现反复嵌顿,则需尽早手术,没有年龄限制。
如何预防小儿腹股沟斜疝?
√婴儿时期不要将宝宝腹部包裹太紧,避免人为增加宝宝腹腔压力。
√饮食多吃易消化、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减少宝宝持续啼哭、严重咳嗽。
√避免过早让宝宝站立。
疫苗君说
还有一种疾病——交通性鞘膜积液,和腹股沟疝非常相似,宝爸宝妈们要注意分辨。它也表现为在孩子活动或哭闹时,肿块明显;安静下来时,肿块消失。医生往往会通过透光实验等一系列检查手段来确诊。如果孩子患有交通性鞘膜积液,宝爸宝妈们也不用非常担心,因为这个病症可能会在1年内自愈。如果持续超过1年未自愈,医生才会建议用手术解决。
总之,宝宝身上无小事,他们平安健康地成长是每一个宝爸宝妈的心愿,希望宝宝所有的烦恼都能烟消云散,所有的疾病都绕道而行!
▍来源:浙大儿院等综合;图片:摄图网、浙大儿院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