鞘膜积液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娘本四部医典曼唐长卷最有价值的
TUhjnbcbe - 2021/8/13 18:23:00

在浩如烟海的藏医学中,《四部医典》是一部集大成者,历经近年的积累和日臻完善,融汇了中医药学、天竺和大食医药学。曼唐是唐卡的一个重要门类,是历代藏医药名家通过尸体解剖、药材考察和临床实践,以科学审慎的态度绘制的挂图。承载者藏民族对人类自身的探索,以及对自然和宇宙的认知,是科学与艺术相互碰撞产生的智慧结晶。

《四部医典》八十幅曼唐用个画图系统,使得医典个章节内容通俗易懂,雅俗共赏。目前《四部医典》曼唐全世界仅有两套存世,一套作为文物保存在罗布林卡,另一医院。此套《四部医典》曼唐长卷,是国家级热贡艺术代表性传承人娘本带领30位学生,历史三年绘制完成,病捐赠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娘本

热贡艺术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土族,年出生于青海*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务镇吾屯上庄。12岁学艺,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夏吾才让,学习“热贡艺术”唐卡绘制和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娘本作为中青年一代杰出的唐卡艺人,在唐卡艺术保护性传承和艺术产业化方面作出了开拓性的突出贡献。多年来培养了多名唐卡艺术人才,为75个贫困家庭的孩子免费提供食宿和培训,为他们找到一条自食其力的路,也使得热贡艺术得以传承。

《四部医典》曼唐长卷

by娘本

第一图药王及药王城

《四部医典总则本集》第一章

药王城是一座由宝石、金银、珍珠、蓝琉璃构成的正方形无量宫,宫墙五层,共有东、西、南、北四个大门,分别由四大天王守护。无量宫内的装饰由各种药物宝石制成。城南阳光普照的山上长着主治寒性病的各种热性药物,城北生长着主治热性病的各种寒性药物,城东生长着七种诃子,城西生长着六中良药及寒水石、五灵脂,还有温泉和五种药水。药林周围有动物类的药材,无量宫正中陈放着镶满各种宝石的宝座,药王门杰拉--药师琉璃光佛结跏趺坐于其上,向天庭待医。众位仙医、梵天等外道诸神和观音等诸菩萨传讲医学,所讲内容流传到世间即成为《四部医典》。

第二图人体的生理和病理

《四部医典总则本集》第三章

用树的根、干、枝、叶,形象地系统介绍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人体的生理和病理为树根,人体生理和病理为两个主干。生理主干的三个分枝分别为:三大因素、七种物质和三种排泄物,共有二十五片树叶。病理主干的九个分枝分别为:疾病的根源,发病的原因,发病的途径,发病部位,病变具体位置,发病的规律与年龄、地区、季节的关系,疾病的结果与致死的原因,疾病的转化,疾病的归类,共有六十三片树叶。还绘有健康之花结出信仰和财富之果,长寿之花结出无限安乐之果,以及人可以变成彩虹升天。图的左上角为土珠热白益西传讲《四部医典总则本集》和松竹益来盖敬听的内容。

第三图疾病的诊断

《四部医典总则本集》第四章

用树的根、干、枝、叶,形象系统地介绍疾病的诊断方法。疾病的诊断为树根,三个主干为别为:望诊、触诊、问诊。其中望诊树干有舌和验尿两个分枝,每枝各有三片树叶。触诊树干有隆病、赤巴病和培根病的切脉三个分枝,每枝各有一片树叶。问诊树干有隆病、赤巴病和培根病的问诊三个分枝,隆病的问诊分枝上有十一片树叶,赤巴病的问诊分枝上有七片树叶,培根病的问诊分枝上有十一片树叶,共二十九片树叶。望诊是以目察病,这种诊断籍视野以了解病情,触诊是以手和指察病,通过脉搏正确的明辨疾病情况,问诊则通过询问疾病外因、自觉症状及饮食,以语言了解病情。

第四图疾病的治疗

《四部医典总则本集》第五章

用树的根、干、枝、叶,形象系统地介绍疾病治疗的饮食选择、起居调节、药物和外治方法。树根为疾病治疗,四个主干分别为饮食、起居、药物和外治。饮食主干有治疗隆赤巴病、培根病的食物和饮料六个分枝;治疗隆病的分枝有十片树叶,饮料分枝有四片树叶;治疗赤巴病的食物分枝有七片树叶,饮料有五片树叶;治疗培根病的食物分枝有六片树叶,饮料有三片树叶,共有三十五片树叶。起居树干上有隆病、赤巴病、培根病的起居各两片树叶,共六片树叶。药物树干上有十五个分枝:治疗隆病、赤巴病、培根病的药物性味有六个分枝(十八片树叶),攻药有六分枝(二十三片树叶),赶药有三个分枝(九片树叶)。外治方法树干上有隆病、赤巴病、培根病的外治方法三个分枝,七片树叶。图的右下角为土珠热白益西传讲完《西部医典总则本集》后,重新返回药师佛心中的神话传说。

第五图人体胚胎发育

《四部医典论述本集》第一章“总论”和第二章“人体的发育”

本土绘制的受孕和不孕的道理、胎儿的形成、发育和分娩等部分。藏医观察和认识胚胎发育过程的历史很早,认为胎儿形成需经三十八周方可成熟分娩,整个周期分鱼期、龟期和猪期三个阶段。这与一千年后西方进化论中关于人类进化过程一致。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提到:“母腹中的人的胚胎发展史,是我们动物祖先从虫穿开始的几百万年的肉体发展史的一个缩影”。左上角为药王的化身古珠热白益西传讲生育的道理和体验发育形成的过程。

第六图脉络即放血部位(正面)

沦订学派汇总的《四部医典论述本集》中的脉络内容。

沦订学派为北派的分支,也称强巴学派,尤其对人体解剖和穴位、脉络的分布有深刻的研究。全身的七十七个放血部位用红色号码标示。红色螺旋线条标示气和血脉相混处。棕色线条标示要害白脉(神经)。黑色线条标示身体外显脉。藏族先民很早就认识到血液和神经的重要性,放血疗法从古至今一直用来治疗很多疾病,其方法可以用来割静脉和少数小动脉,也可以采取杯吸法,将病血引出体外以达到治疗目的,多适用于热性病。

第七图脉络即放血部位(背面)

第八图人体器官的形象比喻和物质的计量

《四部医典论述本集》第三章和第四章“生理喻示”的前半章。

人体比象是藏医形象地描述人体组织结构的一种方法。如:“胰脏犹如房内拉幔帐,心脏如同国王正危坐,肺五子叶好像五太子,肝脾犹如大小两妃嫔,肾如外相力士顶大梁。”,“捧”是藏族古代计量单位,双手合起为一捧,“把”是藏族古代计量单位,单手抓起是一把。“第一气之供给满膀胱,赤巴供给卵或满精囊。培根所需自手三捧,血与粪便各需七捧量,尿与*水各需四捧量。色泽精液用量各一把,脑颅用量自身用一捧,肌肉用量共需五百握。”

第九图人体骨骼(正面)

《四部医典论述本集》第四章“生理喻示”中骨骼及脏腑部分。

人体骨骼分为二十三种,全身骨骼包括牙齿在内共有三百六十块,脊椎骨二十八节,肋骨二十四条,牙齿三十二颗,头发两万一千根,毫毛孔一千一百万个,肌腱九百根,其中颈部以上,躯干部分,四肢部分各三百根。由于藏民族采用天葬的方式,在八世纪就有解剖学图绘见于文献。这种对人体基本结构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描述方式,在同时代医学中遥遥领先。

第十图人体骨骼(背面)

全身共有四肢大关节十二个,小关节二百一十个。五脏包括心、肺、肝、脾、肾,六腑包括胃、大肠、小肠、胆、膀胱、萨姆休(精囊和卵巢)。九窍包括双耳、双目、双鼻孔、口、肛门、尿道。妇女尚另有产门及乳头两窍。人的身高应等于两臂平伸的长度,相当于四肘。

第十一图人体脉络(正面)

《四部医典论述本集》第四章“生理喻示”中脉络部分。

人体的脉络以脐为中心。脉络自脐向上延伸至脑髓(脑髓有五百个分支,主管感觉)。“痴呆”依附脑髓而存在,产生“培根”,故培根存在于人体上部。脉络自脐贯穿中央形成命脉,“嫉愤依附命脉而存在,产生“赤巴”,故赤巴存在于人体中部。脉络自脐向下形成生殖器官脉,“贪欲”依附生殖器官而存在,产生“隆”,故隆存在于人体下部。人体的脉有三种,黑脉位于前面,命脉居中间,白脉位于后面。红色标注出放血部位。人体测量的单位“寸康”相当于中医的“同身寸”。九十个放血部位体系由藏医北方学派制定,七十七个放血部位体系由藏医南方学派制定。

第十二图人体脉络(背面)

本图绘制的是人体脉络背部细节,如八隐脉、五支脉。五支脉上行至脑髓,可产生烦恼。中行脉入口腔,可产生喜悦。下行脉入五官,可产生感觉。左行脉和右行脉,*魄至此出窍。人体测量单位“恰康”相当于中医的“一拳”,“祖布康”相当于中医的“一指”。藏医对脉络和穴位的认识是藏族先民的创造,独立于其他传统医学体系,放血疗法是藏医最为突出的外科治疗技术。

第十三图人体的连接脉

本图的内容是“三百六十支连接脉”,即“细脉”。其中的一百二十支向外分布,连接皮和肉,由此再分为二百三十四个毫脉。一百二十支向中分布,连接骨和髓,由此再分为二百三十三个毫脉。一百二十支向内分布,连接脏和腑,由此再分为二百三十三个毫脉。“黑脉”相当于现代医学里的血管,其中有二十四支,分布于脏腑和四肢。八支“隐脉”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深层动、静脉,分布于脏腑。十六支“显脉”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浅表动、静脉,连接四肢,其中包含有颈部的左右各四支“睡脉”,相当于现代医学里的颈内外动、静脉,压迫此处,会令人晕倒,故称“睡脉”。

第十四图人体的脉网

本图的只要内容是人体的脉网、命脉和七十七个放血部位。脉分为黑脉、白脉和命脉三种。黑脉即血管,白脉即神经,命脉又称为“中正脉”或“*魄脉”。命脉有全身普通存在、随呼吸而运行、与*魄相共存三种。藏医南方学派索卡·洛珠盖布所著《祖先口述》中确定放血部位七十七个,其中位于头和颈部21条,6条动脉,黑命脉15条,从命脉树干向两手臂分支出的细脉和子细脉有13条,位于下肢的有18条,位于躯干处放血的有4条。

第十五图人体的白脉

白脉发源于脑髓。似叶脉状下行。脑髓中有五百支小脉,司五官感觉。自脑髓下行的白脉共有十九支,司运动。其中有十三支隐脉,分布于胸腹内的各个脏腑。有六支显脉,分布于四肢。分布在四肢上的显脉,双臂各两支,每支又分四小分支。双腿各一支,每支又分八个小分支,藏医中白脉即现代医学的神经系统,脑髓为白脉之海。

第十六图人体的要害部位

人体的要害部位有肉、脂、骨、白脉、黑脉、脏腑六类。肉损伤则肿胀;骨受损伤则剧痛;白脉受损伤则感觉消失、运动失灵;脂、黑脉、脏腑受损伤则会导致死亡。全身肉的要害有45处,“脂”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淋巴腺”,要害有8处。骨的要害部位有32处,白脉的要害有14处,黑脉的要害有处,脏腑的要害有13处。如按要害所在部位分,头部有62处,颈部有33处,胸腹部有95处,四肢有处。在处要害部位中,突出要害部位有96处,损伤后无救。重要要害部位有49处,损伤后及时处理可挽救生命。其余要害部位受损后,均不至危机生命。

第十七图人体骨骼和白脉要害部位

图内用*色号码标示骨的32处要害部位。以蓝色号码标示白脉的14处要害部位。用黑字标示突出要害部位96处。

第十八图人的生理特征和人的类型

《四部医典论述本集》第五章“人的生理特征”,第六章“人的生理特征和人的区别”,第七章“人的死亡征兆”。

“人的生理特征和人的区别”包括:性别、年龄、类型和健康状况四个方面。人的性别可分为男、女、两性阴阳人、无性阴阳人、变性阴阳人、天阉和石女等。人的年龄可分为少年儿童(1-16岁)、成年人(17-70岁)、老年人(70岁以上)。人的类型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一为隆型人,瘦弱,驼背,肤色灰暗,话多,身材瘦小,易失眠,贫穷,喜好唱歌,喜笑,爱吵,好斗,性欲旺盛,酷爱武器,狩猎,玩耍,性格兼有鹫鹰、乌鸦和狐狸的特点。二为赤巴型人,中等身材,多汗,易怒,聪明,嫉妒心盛,面色微*,财命适中,性格兼有虎、猴、怒神、猫的特点。三为培根型人,体格魁梧,肤色白润,性格温和,不爱活动,奢睡,长寿,多财,性格兼有狮、*牛、象、鲲鹏、梵天等特点。人的类型有七种,隆、赤巴、培根为三种单型,隆赤巴、隆培根、赤巴培根为三种双型,还有三种混合型。图中另绘有各种吉兆和恶兆。藏医认为人体是由受害界和作害界两部分组成。藏医在发展过程中汲取了许多佛教的“合理内核”,许多著名藏医大师本身就是佛教修养较高的学者,他们把佛教哲学思想运用到藏医学当中解释疾病的根源。

第十九图人的死亡征兆(一)

《四部医典论述本集》第七章“人的死亡征兆”。

图中央的部分示意梦境的形成和及各种梦象。图示:“灵*进入白脉”是梦境形成原因。隆、赤巴、培根三大因素可以导致不同梦象的形成。人的一生多行善事,当生命终结时,灵*可以同索增隆(持命隆)一起从头顶出窍,升天。人的一生多行恶事,当生命终结时,灵*即自尿道和肛门出窍,堕入地狱火畜牲,饿*道。在不同情况下,人的灵*还可以通过心脉的前东、右南、后西、左北四条支脉出窍。其余部分示意各种吉兆和凶兆。藏医学体系的起源和形成过程一直与本地原始宗教和佛教的传播发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佛教以天、人、阿修罗为“三善趣”,地狱、恶*、畜牲为“三恶趣”,合成“六趣”或“六道”。五欲为色、声、香、味、触。

第二十图人的死亡征兆(二)

《四部医典论述本集》第七章“人的死亡征兆”后半章内容。

全图共有五段内容:1、健康、长寿、安乐的吉祥梦兆。2、死亡征兆。3、濒死征兆,此节插入两小段引自《八支药方》的濒死征兆。4、临死表现。图示人的死亡主要是由于地、水、火、风、空五行相克,五官逐渐失灵,最后生命终结,末日来临。5、死亡禳解。图示五行相克导致的死亡无可解脱,其它死兆一旦出现,尚可通过施放布施等法进行禳解。

第二十一图疾病的病因、症状和归类

《四部医典论述本集》第八章“病的根源”、第九章“发病的原因”、第十章“发病的途径和部位”、第十一章“疾病的症状”及第十二章“疾病的归类”。

藏医认为疾病的病因分为远近二因。远因有疾病发病之总病因和具体病因两种。具体病因则从无明生贪、嗔、痴三*,其中贪又产生隆果,嗔产生赤巴果,痴产生培根果,这三果称为三邪。此图显示了佛教文化对藏医理论的影响,疾病纵然有千万种,但引起疾病的总源只有无明,“无明”便产生贪、嗔、痴。藏医认为引起疾病的外因则与时令、气候、饮食、起居、行为、情志、厉气、中*、外伤、虫兽和灾害有关。

第二十二图起居

《四部医典论述本集》第十三章“疾病的治疗”的“日常起居”、第十四章“季节起居”、第十五章“临时起居”。

养生益寿是藏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有日常行为起居、时令性行为起居、旧时性行为起居。想达到长寿、健康及人生崇高境界,必须遵守养生的准则,要坚持使机体的三因和七精华、三秽物等趋于平衡、无病变状态的起居和行为活动,如身、语、意共养,协调三因与阴阳、五源的平衡,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脏腑和通畅经络、节欲保养、益时调息、动静相宜、奉行善念,使一切生活行为有规律,有节有序。藏医认为,所有生理紊乱和人体疾病都与精神有关,精神的变异导致人体的三大因素的失衡,这种科学的论断体现了精神、物质和身心医学的重要理论。

第二十三图饮食

《四部医典论述本集》第十六章“饮食及饮食调配”前半章内容。

藏医认为,饮食的调配得当与否,直接影响人的健康与寿命。饮食调配得当,能增进健康,延长寿命;反之,则会导致疾病,缩短寿命。图示依次为:粮食与谷类、飞禽、走兽、猛兽、猛禽、家畜、穴居动物、湿局动物、肉食、乳品、油脂和蔬菜。

第二十四图饮食、饮食禁忌和食物中*

《四部医典论述本集》第十六章“饮食及饮食调配”后半章、第十七章“饮食禁忌和食物中*”、第十八章“饮食的量”。

藏医认为食物的合理搭配,才能保质保量的供给人体所需的能量,这是早期的藏医营养学和保健学。在《四部医典》中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养精气”。这是藏医学提出的“平衡膳食”的观念,如食之过量则会引起生命危急或扰乱“隆”、“赤巴”、“培根”等三邪平衡,造成疼痛和和疾病的发生。丰富的食物能满足机体的营养,也能导致疾病,强调食物相克、中*解*方法,杜绝饿则饱食,适量饮食。这些观念与现代营养学和饮食文化十分接近。图示依次为:汤类、调料、饮用奶及煮制方法、饮水、酒类、饮食禁忌和食物中*、饮食的量。

第二十五图药物(一)

《四部医典论述本集》第十九章“药物的来源于性味”、第二十章“药物的效能与种类”。

本图内容“自五大与药物的关系开始,至单味药母石止”。藏医认为药物源于五元,即土、水、火、风、空。土为药物生长之本源,水位药物生长之汁液,火为药物生长之热源,风为药物生长之动力,空为药物生长之空间,五大元素缺一不可,也会影响药物的六味,而六味的产生与五大元素汲取成份多寡决定药物的性味。土与水偏盛则产生甘味药,火与土偏盛则产生酸味药,水与火偏盛则产生碱味药,水与风偏盛则产生苦味药,火与风偏盛则产生辛味药,土与风偏盛则产生涩味药。图示依次为:五行与药物的关系、五行与药味的关系、贵重药、石类药。

第二十六图药物(二)

本图内容系“单味药,自金礞石起,至安息香止”。图示分段依次为:土类药、木类药、精华药、平地产的药。藏医将药物的效用归类为17种功能,即和、重、热、润、稳、寒、钝、凉、软、淡、燥、涩、温、轻、锐、烈、动。这17种效能源于药物的六味。药物的分类,按来源和属性分为:珍宝类、矿物类、土药类、精华类、草木类、湿生草药类、旱生草药类、动物药八大类。按照效用分为:清热类、清血热类、清肺热类、止泻类、利尿通淋类、催吐类、泻下类等。按六味分为:甘味类、咸味类、苦味类、辛味类、涩味类。

第二十七图药物(三)

《四部医典论述本集》第二十章“药物的效能与种类”。

本图内容系“单味药,自松香起,至*花胡麻子止”。

第二十八图药物(四)

《四部医典论述本集》第二十章“药物的效能与种类”。

本图内容系“单味药,自白花胡麻子起,至鸡蛋参止”。

第二十九图药物(五)

《四部医典论述本集》第二十章“药物的效能与种类”。

本图内容系“单味药,自螃蟹甲起,至当归止”。

第三十图药物(六)

《四部医典论述本集》第二十章“药物的效能与种类”。

本图内容系“单味药,自白芷起,至蜥蜴止”。图示分段依次为:续前图、动物药、骨类药、肉类和脏器药、血类药、胆类药、脑类药、皮毛类药、尿便类药、全虫药。

第三十一图补充的药物(一)

《四部医典论述本集》第二十章“药物的效能与种类”。

本图内容系“补充的药物,自玛瑙起,至老灰菜止”。

第三十二图补充的药物(二)

《四部医典论述本集》第二十章“药物的效能与种类”。

本图内容系“补充的药物,自红叶灰菜起,至黑乌头止”。本图部分内容与前几图有重复。

第三十三图补充的药物(三)

《四部医典论述本集》第二十章“药物的效能与种类”。

本图内容系“补充的药物,自羊*起,至补充的药物结束”。本图部分内容与前几图有重复。

第三十四图药物的分类(一)

《四部医典论述本集》第二十一章“药物的分类”前半章内容。

图示分段依次为:治疗热性病的药物、治疗胆病的药物、治疗血病的药物、治疗瘟疫的药物、解*药物、治疗肺病的药物、治疗风热病的药物、治疗塞热病的药物、治疗风寒病的药物。

第三十五图药物的分类(二)

《四部医典论述本集》第二十一章“药物的分类”后半章内容。

图示分段依次为:治疗培根及寒性病的药物、治疗隆病的药物、治疗*水病的药物、治疗虫病的药物、治疗腹泻的药物、治疗水肿的药物、催吐药物。

第三十六图医疗器械

《四部医典论述本集》第二十二章“医疗器械”。

图示为:割痔疮的器械、手术钳、手术锯、手术刀、穿刺针、挖匙以及骨锯等十七类。藏医外治法包括轻、重、大三类。轻包括热敷、冷敷、湿浴、擦油等;重包括:灌肠、艾灸、放血、穿刺等;大包括指的大动手术,包括切、割、剜除等各种手术。

第三十七图防病、诊断和治则

《四部医典论述本集》第二十三章“防病方法”、第二十四章“诊断方法”、第二十五章“行医诀窍”、第二十六章“接受诊治和拒绝诊治的标准”、第二十七章“一般治疗原则”、第二十八章“特殊治疗原则”。

图示分段依次为:防病补身、诊断方法、行医诀窍、行医时应予拒绝诊治的病人、治病原则、试探性治疗等。

第三十八图治疗的方法

《四部医典论述本集》第二十九章“疾病的治疗方法”、第三十章“隆、赤巴、培根病的治疗”。

图示分段依次为:通用治疗方法、泻法、隆病的治疗、赤巴病的治疗、培根病的治疗。

第三十九图医师应有的品德

《四部医典论述本集》第三十一章“医师应有的品德”。

产生疾病的根源是嫉、贪、慢、嗔、痴”五*“,男*、女*、五行*”三*“,三*总数为个;致病的灾难有种;13种拙劣的医师。图右下角为:传讲完《四部医典论述本集》的古珠热白益西重返回药王的头顶。从医生的性质、条件、责任心、功德、品德等要求上提高了具智力、忠心、誓约、重实践、勤奋、处世等方面的要求,指出非仁爱之士不可托,非聪明理达者不可任,非廉洁淳良者不可信,医生应具有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安神正志、无欲无求、临事不惑、审谛覃思、仪表端正、不骄不馁、勿骄勿妒。

第四十图火灸、穿刺及放血穴位(正面)

《四部医典秘诀本集》第一章附图。

图示红色圆圈标示火灸穴位。*色圈标示穿刺部位,穿刺是藏医常用的一种诊断方法,主要用于探查脓肿或放出脓液及积液。蓝色圈标示放血部位,放血是藏医传统医疗方式,通过切开某些表浅小静脉放血。图上部为:药王化身古珠热白益西传讲《西部医典秘诀本集》的情形。火灸是藏医五种传统外治方法之一,在既定穴位或阿是穴用艾绒在体表固定进行烧灼,熏熨,借助温热性或药力对神经末梢的刺激作用,促进大脑皮质对脑、自主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调节,促进血液循环,使隆、赤巴、培根人体三大生理物质趋于平衡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第四十一图火灸、穿刺及放血穴位(背面)

第四十二图病因(一)

《四部医典秘诀本集》第二章至第七章内容。

图示分段依次为:隆病的病因、赤巴病的病因、培根病的病因、木布病(又称紫色病,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消化道溃疡病及肝病)的病因、消化不良的病因、痞块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良性或恶性肿瘤)的病因。

第四十三图病因(二)

《四部医典秘诀本集》第八章至第十六章内容。

图示分段依次为:浮肿的病因、水肿的病因、恶性水肿的病因、恶性营养不良的病因、热性病的病因、湿热病的病因、寒性病的病因、真寒假热病的病因、潜伏热的病因、高烧的病因。

第四十四图病因(三)

《四部医典秘诀本集》第十七章至第二十三章内容。

图示分段依次为:虚热病的病因、隐藏热的病因、陈旧热的病因、混合热的病因、扩散热的病因、波动热的病因、瘟疫的病因。

第四十五图病因(四)

《四部医典秘诀本集》第二十四章至第四十二章内容。

图示分段依次为:天花、痢疾、白喉和炭疽、流感的病因,头痛的病因,眼、耳、鼻、口腔的病因,瘿瘤的病因,心、肺、肝脾、肾、胃肠、十二指肠的病因,男阴的病因。

第四十六图病因(五)

《四部医典秘诀本集》第四十三章至第六十四章内容。

图示分段依次为:女阴病的病因;嘶哑的病因;吞咽困难的病因;口渴、呃逆、呼吸困难的病因;急腹症的病因;虫病的病因;呕吐的病因;腹泻的病因;便秘的病因;尿闭的病因;尿频的病因;热性腹泻的病因;痛风的病因;关节炎的病因;*水病的病因;白脉病的病因;皮肤病的病因;小腿虫积病的病因;恶痔的病因;痔疮的病因。

第四十七图病因(六)

《四部医典秘诀本集》第六十五章至第七十三章内容。

图示分段依次为:廯病的病因;瘘管的病因;脓肿的病因;疝气的病因;脉管病的病因;会阴疮的病因;接生、小儿病的病因;小儿病的致病*邪;小儿的其它病因;小儿瘟疫的病因。

第四十八图病因(七)

《四部医典秘诀本集》第七十四章至第八十二章内容。

图示分段依次为:妇女病的病因;普遍的妇女病的病因;*邪病的病因;疯病的病因;癫痫病的病因;中风的病因;黑水病(相当现代医学的麻风病)的病因;外伤的病因。

第四十九图人体脉络正面及头型

《四部医典秘诀本集》第八十三章“头部外伤”、第八十四章“颈部外伤”、第八十五章“躯干外伤”、第八十六章“四肢外伤”的内容。

图示为:人体脉络正面的细部,头部测量,头部脉络,头顶脉络,隆型头等七个头型,脏腑黑脉,肝脾肾和生殖器官脉,脏腑白脉,心脏智慧脉,肺脉和胆脉,大肠脉和小肠脉。

第五十图人体脉络背面及外伤

《四部医典秘诀本集》第八十三章至第八十六章内容。

图示为:人体脉络背部的细部,人体黑脉和白脉的要害部位,头部创伤治法,颈部创伤治法,上下体腔创伤治法,四肢创伤治法。

第五十一图人体脏腑解剖形态

《四部医典秘诀本集》第八十五章“上下躯干创伤治疗”的内容。

图示为:骨骼、肌肉、脏腑要害部位正面和背面的细部,脏腑解剖形态和位置的正面及背面图。曼唐受藏族佛教艺术的影响很深,采用的洛札门唐巴制定的划格绘图法,适于绘制佛像,腿部比例略短。而绘制曼唐必须以科学为基础,所以洛札丹增诺布在实地观察尸体后,在传统脏腑解剖图两侧绘制经他修正的“脏腑解剖图”和器官特写,标注有“亲眼目睹的真实情景”字样。他加长了腿部比例,纠正了前人将心脏放在胸正中的描述,将心尖朝左下方,正处在横膈膜上,与现代解剖学理论一致。青藏高原上的丧葬习俗在客观上为藏医学发展创造了条件,天葬师也是一位技术精湛的解剖师,这也使得藏医学解剖比西方医学界早了几百年的重要原因。

第五十二图人体解剖的度量

《四部医典秘诀本集》第八十五章“上下躯干创伤治疗”的内容。

其主要内容包括:人体正面坐像的划格绘图方法,人体背面坐像的划格绘图方法,人体正面解剖的度量,人体背面解剖的度量,人体侧面坐像的划格绘图方法,人体坐像胸腹的划格绘图的方法,坐像解剖图模仿佛像结跏趺坐,度量各部分比例的口诀来源于《造像度量经》格式。

第五十三图配*、中*、*物及其来历

《四部医典秘诀本集》第八十七章至第八十九章内容。

图示包括:*物的来历及*物和解*药,被*神钻进的各种动物和植物,施*的方法,配*用*物,食物中*的原因,肉*中*的原因,导致中*的天然*物。其中“*物的来历及*物和解*药”部分,则系根据印度婆罗门教关于“诸神搅海的传说”编绘,正中为乳香海中最后冒出的*神哈拉。

第五十四图养生方法(一)

《四部医典秘诀本集》第九十章“养老摄生”的内容。

图左上和右上部分描绘“养生之道”,其中左上为住宅要舒适、清洁,注意保暖,常晒太阳,性交适度,避免负重;右上为老者避免过劳,避免用心过度,多食柏子仁、蜂蜜、白酥油、热糍粑,少食生冷生物和盐,经常沐浴,即可延年益寿,返老还童。中上部为“西天极乐世界”。下部为“六道众生图”。把“养生之道”与“西方极乐世界”和“六道众生”的佛理联系起来,阐释了养生的心静、身修之法。说明藏医在对疾病治疗的同时,还强调对患者实施精神和心理上的调整,把心身和养生作为治疗和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

第五十五图养生的方法(二)

《四部医典秘诀本集》第九十章“养老摄生”、的内容。第九十一章“壮阳之法”、第九十二章“寻求女性”的内容。

图上部为诸佛、菩萨等,中部描绘了无量宫,中下部为“六道图”,下部图示:补精壮阳、情侣的生活、患月经的妇女。右下方为讲述完《西部医典秘诀本集》的元珠热白益西又重回药王心中。藏医学的养生学受到印度《佛说养生经》的影响,对该经内容的碰撞、吸收、融合的同时,加以释解和发展,成为适宜于青藏高原环境的养生学。

第五十图脉诊(一)

《四部医典后续本集》第一章“脉诊”的内容。

图示分段依次为:切脉准备、切脉时间、切脉部位、切脉指力、切脉手法、脉与脏腑、脉性、四季脉、。左上角为“讲述《四部医典后续本集》的赤珠热白益西”,赤珠热白益西相传为药王事业-赤列的化身。藏医的脉诊主要受到中医“切诊”的影响,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进藏时,将大量中医理论著作和医者带入藏区,医学典籍翻译为藏文,被藏医学有机的吸收,转化并发展为有自身特色的部分。

第五十七图脉诊(二)

《四部医典后续本集》第一章“脉诊”的内容。

图示为几种切脉预卜法。左上角图示:四季脉分五种,木、火、土、金、水相生相克。

第五十八图脉诊(三)

《四部医典后续本集》第一章“脉诊”的内容。

图示分段依次为:部分预卜脉、*邪脉、促使*邪作祟的原因。

第五十九图脉诊(四)

《四部医典后续本集》第一章“脉诊”的内容。

图示分段依次为:造成心脉异常的作祟*邪、促使*邪作祟的原因、造成脾脉异常的作祟*邪、促使*邪作祟的原因。

第六十图脉诊(五)

《四部医典后续本集》第一章“脉诊”的内容。

图示分段依次为:部分*邪脉(造成肺脉异常的作祟*邪,促使*邪作祟的原因,造成肾脉异常的作祟*邪,促使*邪作祟的原因)、父子脉、母女脉。

第六十一图脉诊(六)

《四部医典后续本集》第一章“脉诊”的内容。

图示分段依次为:夫妻脉、孕妇脉、脉率、脉象、脉率骤异常可用于占卜。

第六十二图脉诊(七)

《四部医典后续本集》第一章“脉诊”的内容。

图示分段依次为:部分脉率骤异常可用于占卜、停博脉的规律、脉象、寒症脉、各种病脉、脉与脏腑

第六十三图脉诊(八)

《四部医典后续本集》第一章“脉诊”的内容。

图示分段依次为:死兆脉、*邪脉、驱除*邪脉病的法式和布施。

第六十四图脉诊(九)和尿诊(一)

《四部医典后续本集》第一章“脉诊”的内容、第二章“尿诊”的内容。

图示分段依次为:脉诊中的命脉,尿诊中的尿诊准备,验尿用的碗,尿液的变化情况,尿诊是通过望、嗅、尝等手段观察患者尿液的温度、颜色、蒸汽、气味、沉淀物、混杂物及尿质的稀稠、冷却速度的快慢的变化来诊断疾病的诊断方法,是尿检的早期雏形。

第六十五图尿诊(二)

《四部医典后续本集》第二章“尿诊”的内容。

图示分段依次为:正常的尿液、尿的颜色、尿的热气、尿的气味、尿的泡沫、尿的沉淀、尿中的漂浮物、尿的变化、冷却后的颜色、热症病尿、寒症病尿。

第六十六图尿诊(三)

《四部医典后续本集》第二章“尿诊”的内容。

图示分段依次为:《月王药诊》所述消化不良尿象,病尿的鉴别和诊断,死亡尿象。中段图示为三种尿诊龟卜打卦图,尿诊打卦是利用尿诊来卜算患者致病的原因或作祟*邪,通常采用的具体方法是:将患者的尿倒进适宜的碗中,用棍搅动尿液使之急速旋转,然后将四根细棍搭在碗沿上,成井字形,尿碗即被分为九个格,在将青稞粒或小石子丢进急速旋转的尿液中,待尿液旋转停止后,根据清颗粒和小石子停留的格子,即可卜算。

第六十七图尿诊(四)

《四部医典后续本集》第二章“尿诊”的内容。

图示分段依次为:尿中沉淀的诊断,男性尿神区出现*邪龟卜打卦全图和女性尿神区出现*邪龟卜打卦全图,《月王药诊》所载三种尿诊龟卜打卦图。

第六十八图尿诊(五)

《四部医典后续本集》第二章“尿诊”的内容。

图示分段依次为:《月王药诊》所载尿象热气打卦图,泽那米札祖师(吐蕃时期应聘入藏的古印度组名医僧)尿诊打卦全图,司命天女传给宇妥萨玛元丹贡布的尿诊打卦图。

第六十九图舌诊、制药及擦油

《四部医典后续本集》第二章至第十三章内容。

图示分段依次为:舌诊、治疗原则、制药、采药、擦油、禁忌症。

第七十图泻下、催吐、滴鼻、灌肠

《四部医典后续本集》第十四章至第十七章内容。

图示分段依次为:泻下、催吐、滴鼻、灌肠。这些治疗方法根据疾病的性质,在治疗原则指导下的辩证施治的具体方法,是治疗原则的体现。藏医的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和具体治疗法共计18种。概括起来有体内平息法,即用食、起居和服药达到平息疾病,具体疗法用药物引吐、泻下、排汗、放血、穿刺等外治法。运用外治疗法是注意术前观察,包括适应症、禁忌症、术前准备、实施术治、术后处理等。

第七十一图灌肠(二)、赶治、放血

《四部医典后续本集》第十八章至第二十章内容。

图示分段依次为:灌肠中的烈性灌肠、赶治、放血。图中绘有施治放血的适应症、禁忌症、放血时机、放脉血、放血原则、术前准备、手术操作、察血象和量、术后处理、术后调养、放血疗法的不良反应等内容。

第七十二图放血部位及火灸

《四部医典后续本集》第二十章部分内容、第二十一章“灸治”内容。

图上部为:放血穴位,放血工具(左1藏医北方学派设计的放血刀,左2尿鸟羽状放血刀,右1藏医南方学派设计的放血刀,右2斧型放血刀)。图中用红线标注穴位和浅表动脉。下部为艾叶的采集,火灸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火灸疗法是利用艾绒灼熏穴位,借助温热刺激末梢神经,促进大脑皮质对脑、自主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调整,促进血液循环使三大因素趋于平衡,达到治寒性病等的一种外治疗法之一。

第七十三图火灸穴位与穿刺部位

《四部医典后续本集》第二十一章“灸治”、第二十五章“穿刺部位”内容。

图示为火灸穴位与穿刺部位的正面、背面细部图,图中标有红圈黑字的为火灸穴位,标有*圈红字的的为穿刺部位。藏医的火灸和穿刺受到中医“艾灸”和“针灸”的影响,文献中也有火灸的渊源于青藏高原古老象雄部落有关记载。

第七十四图补充的火灸穴位(正面)

《四部医典后续本集》第二十一章“灸治”、第二十五章“穿刺疗法”内容。

本图根据《月王药诊》中有关火灸穴位的内容编绘。以补充《四部医典》相关内容不足。图示为:会阳穴、头部和面部火灸穴位的细部、补充的火灸穴位正面和背面细部图。关于《月王药诊》的来源,有两种主流说法。其一,由汉族僧医玛哈亚纳从汉地伯纪港玛哈处带到吐蕃,后译成藏文(德格版《月王药诊》后序)。其二,第司桑杰嘉措据《月王药诊》第一百一十三章记载,认为该书来源于五台山。其三,《吐蕃王统世系明鉴》中记载:公元年金城公主进藏,所带的中医药书籍由汉族僧医马哈金达、藏医琼布孜孜、琼布通朱、角拉门巴等人译成藏文,《月王药诊》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

第七十五图补充的火灸穴位(背面)第七十六图热敷、湿敷、药浴、擦油、穿刺

《四部医典后续本集》第二十二章“至第二十五章内容。

图示分段依次为:热敷疗法,湿敷及药水浴,擦油疗法,穿刺疗法,以上疗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配制搽剂的方法。热敷疗法是将药物热敷或冷敷身体有一部位或穴位,借药物的功能及温度,通过舒筋活络,消肿化癖,止痛等一种外治疗法。药浴疗法是将全身或部分肢体置于配置好的药汁中熏蒸或直接沐浴。然后卧热炕发汗,通过热效应和药物使肌肤疏松膜理,开窍通汗,活血化癖,祛风除湿等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疗法。擦油法是通过用陈旧酥油、芝麻油、脂肪和药剂涂擦患处,进行按摩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疗法。

第七十七图总结(一)

《四部医典后续本集》第二十六章”结束要义“及第二十七章“诸续概说”内容。

将《西部医典》所述内容概括性总结。

第七十八图总结(二)

《四部医典后续本集》第二十六章”结束要义“及第二十七章“诸续概说”内容。

将《西部医典》所述内容概括性总结。

第七十九图《四部医典》的传承

《四部医典后续本集》第二十七章“诸续概说”内容。

图示分段依次为:择徒,切勿选择的几种人,不允许与之交流医术的几种人,适于选作弟子的人。讲述了作为老师择徒时应注意的的事项和弟子品德、智商方面必备的条件。如尊敬师长,不惜一切,聪明好学,心地善良,信仰佛教,诚实正直者适于选作弟子,这样的弟子学成出师后,定会终身生活富裕;而讳师自尊,自我吹嘘,学无正途,忘恩负义,勒索财物,骄傲自满,心地不善,追求财富,阿谀奉承者不适于选作弟子,要像摩羯含宝一样,永远不要将秘诀吐露给他们。不允许与之交流医术的人有:咒杀他人者,咒降冰雹者,放咒者,配*师,白教(不丹教)法师,卦师,金匠,戏虐者,善变者。右下部描绘药王城全图。

第八十图藏族名医

本图由当代著名藏医,新中国医院院长钦绕诺布组织所绘。最中央是第五世达赖喇嘛阿旺洛桑嘉措,上方五位(从左到右)分别是德敦·查巴望西、莲花生大师、第十三世达赖喇嘛阿旺土登嘉措、、别洛札那、宇妥·萨玛元丹布贡;主尊左边分别是昌狄·班旦措吉、怡布本钦、右边分别是强巴·南杰札桑、索卡·年姆尼多吉;下方三位(从左到右)分别是第司·桑杰嘉措、祥轮·多吉顿堆(藏医本续护法神)、钦绕诺布。

非遗部落

长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娘本四部医典曼唐长卷最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