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孕妈、宝妈大家好!校长又来更新知识了,今天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一下新生儿的相关知识,希望在您的育儿路上有所帮助!
生理性*疸不同于病理性*疸。有的新生儿生后2-3天出现*疸,*疸轻重不等,第7-10天消失,其他身体情况良好。这种现象,未成熟儿(早产儿)较重,可持续2-3周。这是由于新生儿间接胆红素产生过多,肝脏酶系统和肝细胞发育不完善,以及肠肝循环特殊等特点,不能及时将它排出体外造成的。这不是病,一般不需治疗。
螳螂子和马牙新生儿及乳儿口腔颊部有坚厚的脂肪层,叫颊脂体。这种结构便于吸牢乳头,有利于吸吮动作的进行。随着小儿长大,颊脂体逐渐消失。婴儿出生不久,牙龈粘膜出现白色韧性小颗粒,类似牙齿组织,称为上皮珠,俗称马牙。可慢慢消失,小儿无任何不舒服感觉。千万不能强行割螳螂子和擦破马牙,这样可引起严重感染,导致败血症,危及婴儿生命。
乳腺肿大新生儿由于受母亲体内雌性激素、孕激素、生乳素和催产素的影响,部分新生儿无论男女都可出现乳房肿胀,有的还会分泌乳汁。这不是病态,不必害怕,一般过1-2周,这种现象就会逐渐消失,个别小儿也有延迟到2-3个月的,但终归会消失的,千万不要挤乳头。如强烈挤压,可致继发性感染。
新生儿白带有些女性新生儿生后一周内,可出现阴道流出少量粘液,类似白带,这是由于母亲体内雌性激素在孕期经胎盘进入胎儿体内,生后突然中断所致,是新生儿早期的生理现象,2-3日即消失,不必作任何处理,保持清洁即可。
新生儿月经有些女性新生儿生后一周内,可出现大阴唇轻度肿胀,或阴道流出少量粘液及血性分泌物,称之为新生儿月经,这是由于母亲体内雌性激素在孕期经胎盘进入胎儿体内,生后突然中断所致,是新生儿早期的生理现象,2-3日即消失,不必作任何处理。但如同时有新生儿出血症、阴道出血量过多时,医院就诊。
生理性体重下降婴儿初生头几天由于吃奶少,要排出胎便及小便,呼吸较快,再经肺及皮肤蒸发的水份,生后2-3天会出现体重下降(低于出生体重),一般下降6-9%,约7天左右才恢复,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家长不必忧虑。
体温升高新生儿正常体温为36—37.4度,出生后第2-5天,有时体温突然升到38-40℃,持续数小时,小儿除哭闹不安外,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烧原因可能是环境温度过高或摄入水分不足所引起。新生儿出生后,由于皮肤蒸发大量水分及大小便排出,使体内水分丢失较多,没及时补充水分。夏季室温过高也能造成脱水热,应立即补充水分,几小时后体温会逐渐降至正常。必要时就医。
无害的栗丘疹在新生儿前额、脸颊、眼、鼻周围,甚至外耳处,有1-2毫米大小的*白色丘疹,表面光滑呈球状,其顶端尖圆,上覆极薄表皮,用手挤压可见坚实的角质样球状颗粒。粟丘疹多于出生时或生后不久开始出现,可见于正常的新生儿。新生儿粟丘疹由未发育的皮脂腺形成,可行消退。宝宝不疼不痒,无不良反应。无需治疗,大约在1个月左右消退,也有可能存在达3个月之久。
新生儿红斑新生儿*性红斑属短暂性皮肤病,大约有30%-70%的新生儿发生本病。红斑1-3天后会自行消退,不留痕迹,没有并发症。以红斑、丘疹和脓疱为特征的短暂性皮肤病。本病原因不明,有自限性,且无严重并发症,一般不需治疗,但对皮疹较重,分布广泛者,适当对症处理是有益的。
新生儿汗疱疹在新生儿的额头、两颊、颈部、腋下等身体褶皱处,出现红色突起的小疹子。发疹部位皮肤发红,严重时有组织液的渗出,天气热或穿太多时会更明显。宝宝会感到刺痒。可用柔软的布蘸温水擦拭,等待自然干燥,同时需保证室内空气的流通。预防及治疗:不能给宝宝穿过多衣物,就算天气冷也不能包裹太严实。
打喷嚏新生儿鼻腔内血管丰富、鼻粘膜敏感,周围温度变化,室内空气污浊,粉尘,都会导致宝宝不适而打喷嚏,但如有流鼻涕或鼻塞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新生儿生殖器男婴有时可见一侧或双侧鞘膜积液,常于生后2个月内吸收。
新生儿视觉新生儿出生视觉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