鞘膜积液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什么是小儿疝气
TUhjnbcbe - 2021/3/19 14:56:00
郑州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324716.html

先带大家来认识一下什么是小儿疝气:

小儿疝气,通常指的是小儿腹股沟疝气,俗称「脱肠」,是普通外科、胃肠小儿外科手术中最常见的疾病。在胚胎时期,腹股沟处有一“腹膜鞘状突”,是睾丸降入阴囊或子宫圆韧带下降形成的,有些小孩出生后,此鞘状突关闭不完全,导致腹腔内的小肠,网膜,卵巢,输卵管等进入此鞘状突,即成为疝气,若仅有腹腔液进入其中,则为鞘膜积液。

小儿出现以下症状时家长需注意:

小儿腹股沟区或脐部出现包块大小不一,在哭闹、便秘、咳嗽、活动时增大,休息或安静时消失,医院检查。局部包块突然变硬、触痛以及患者哭闹不安、呕吐、烦躁、发烧等需要立即就医。

那么我们要怎样预防小儿疝气的发生呢?

以下建议值得收藏:

1、家长应经常观察孩子的身体,看看孩子的腹股沟区或阴囊处是否存在肿囊或时隐时现的包块,遇有疑问及时就诊。

2、有些家长担心孩子腹部受凉导致生病,常常将孩子的腹部裹起来,但要注意不要将孩子的腹部裹得太紧,以免加重腹内压力。不要让孩子过早学站立或长时间站立,以免肠管下坠形成腹股沟疝。

3、要合理安排好孩子的饮食,多吃易消化和含纤维素多的食品,以保持大便通畅。孩子大便干燥时,应采取通便措施,不要让孩子用力解大便。

4、注意天气变化,早晚温差变化,按需给孩子增减衣物,避免孩子感冒着凉。孩子感冒咳嗽后,要在医生指导下服药,同时要避免孩子大声啼哭,防止剧烈咳嗽或啼哭导致腹压升高,引发疝气。

就算采取了以上措施,但很不幸,自己的孩子还是出现了小儿腹股沟疝,该怎么办呢?这就需医院-胃肠/小儿外科,咨询专家意见,及时采取措施干预,以免造成严重后果(比如肠坏死等)。

专家小贴士:

一、1岁以内的小儿腹股沟疝和脐疝有自愈的可能,故可以采取保守治疗。较大或者脱出频繁的可以应用疝气带进行局部压迫,一定程度避免疝内容物突出。同时小儿应尽量减少哭吵、咳嗽、便秘等使腹内压增高情况的发生。如发现小儿哭闹不止,而疝块不能回缩的情况,则提示可能发生了疝嵌顿,应立即送急诊就诊。

二、通常认为1岁以上的小儿腹股沟疝无法自愈,则应进行手术治疗。具体手术时机,需咨询专家意见。

目前,疝囊高位结扎术是治疗小儿/儿童腹股沟疝的最主要方式,总体而言安全可靠。而随着技术的进步,腹腔镜技术支持下的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也称为“微创手术”,以其“创伤小,恢复快,且可以术中探查两侧腹股沟,避免遗漏对侧隐性疝”的特点,越来越受到患儿家属的欢迎。医院-胃肠/小儿外科,在杨坤主任医师领导的团队努力下,以每年5-6百台以上(逐年递增)的手术,给广大孝感地区的患儿带来福音,让欢声笑语重现患儿家庭!

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健康平安,牛转乾坤,万事如意!

多点
1
查看完整版本: 什么是小儿疝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