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许多家长和老师为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差、做作业很拖拉、好动、紧张、胆小、退缩、爱哭、不合群、吃饭挑食或性格障碍而头疼。
过去,有的人将这些问题诊断为多动症,给孩子吃药、打针等,但效果甚微,还可能造成某些后遗症;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是有意不听话,对孩子又打又骂,造成了孩子的身心创伤。
经过大量临床心理研究发现,相当数量的儿童出现的上述问题是由于大脑对身体感觉统合的障碍,在医学和心理学上称为感觉统合失调或学习能力障碍。
因为人体各部分器官都是通过与外界接触,向大脑传递感觉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大脑的有效组合,指挥人体完成各项活动。当这一系统由于发育或其它原因不能正常运转时,就会出现上述行为问题。
那家长们能做点什么来帮助孩子呢,医院王东记主任分享这5类感统训练,帮助孩子提高综合控制能力。
感统训练主要是培养孩子的机体学习能力,即让孩子在玩乐中通过专门的训练器械,达到刺激孩子前庭觉、本体感、视觉、触觉、听觉的发育,帮助儿童对感觉刺激做出比较有结构的反应,最终目标是达到儿童的综合能力的提升,如行为能力、组织能力、学习能力、集中注意的能力。从而促进身体机能的协调发展,提升孩子的心理素质,真正起到潜能开发的作用。
视觉方面(1)、丰富幼儿期的视觉刺激
(2)、提供有益的视知觉玩具:如积木分类、卡片配对、走迷宫、玩拼图等。
听觉方面(1)、对听觉辨别能力差的孩子,可多训练孩子闭目倾听环境中的声音,或让他们带上耳机听故事录音带,以提高他们对声音的敏感度。
(2)、对听觉过虑能力差的孩子,消极的作法是,在孩子学习的场所,控制不必要的噪音。积极的作法是,在背景音乐的环境中训练他们注意倾听,并辨别主题声音。
(3)、对听觉记忆力不佳的孩子,可带孩子多做"听命令做动作","听指示画图","复诵数列"或"朗诵文章"的游戏,让他们学习将所将听到的话,有组织地储存在脑中,然后再将这些知觉印象,有条理地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前庭功能训练(1)坐在吊网内左右前后旋转摆动;
(2)仰卧、俯卧在大笼球上滚动,保持身体的平衡功能;
(3)站立在平衡台上接抛球或拍球;
(4)坐在独角椅上保持身体平衡;
(5)坐在羊角球上跳跃;
(6)站在蹦蹦床上跳跃;
(7)走平衡台或直线行走;
(8)拍球、运球行走;
(9)跳绳、骑自行车;
(10)荡秋千、攀爬绳架、在草地上翻滚。
触觉训练(1)用各种不同质地的毛刷、干布摩擦刺激手指、掌心、躯干、四肢的皮肤;
(2)毛巾游戏,用大毛巾把孩子裹起来,让他在毛巾中滚动,刺激身体的不同部位;
(3)让孩子身体靠墙,或用两个垫子把孩子挤压在中间,从轻到重挤压身体的不同部位;
(4)用梳子梳头,用吹风机(冷热)吹动全身不同部位;
(5)玩橡皮泥、湿面粉及泥巴,训练手指的肌肉;
(6)穿越彩色山洞、四肢爬行、翻滚;
(7)在浴缸内做沐浴游戏;
(8)在大自然环境中学习游泳;
(9)仰卧或俯卧在垫子上,用带刺笼球进行全身不同部位的挤压按摩;
(10)球池运动,让孩子模仿开汽车、跳跃等姿势。
本体感觉训练(1)头部和四肢弯曲、伸展、左右摆动、上下摆动;
(2)举起、提起、背起重物行走或上下楼梯;
(3)俯卧撑以及抓住双手,拉起身体;
(4)伸展扩胸器;
(5)脚踏车或滑板车及前冲滑板运动;
(6)四肢趴在地上,用手支撑;趴地推球;
(7)跳蹦蹦床,单脚跳、兔子跳、单脚站立;
(8)辨别自己身体的上下、左右、前后方位;
(9)闭眼触摸,指认身体的不同部位;
(10)与同伴进行捉迷藏的游戏等等。
医院温馨提示:孩子出现感统失调的症状后,家长们不能一味地打骂教育孩子。应该多与孩子沟通,发现孩子的问题所在并通过上述的方法加以训练。如果情况得不到改善,应该及时带医院进行诊断,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大家都在看
☆孩子学习成绩上不去,原因不简单!家长可以这样做
☆多动症和抽动症要怎么区别?家长们只要观察这一点
☆为什么要按时复诊?家长们一定要知道
医院邀您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