鞘膜积液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新生儿正常的15种现象
TUhjnbcbe - 2021/2/28 1:44:00
白癜风有什么好办法 http://pf.39.net/bdfyy/jdsb/190423/7082970.html
1、诞生牙(出生牙)

“诞生牙”其实就是就是一颗正常的乳牙,只是它萌出的时间实在过早了点。乳牙早萌也分两种情况,一种就是刚刚所说的在出生时就已长出的牙齿,成为“诞生牙”,还有一种是在新生儿时期就长处的牙齿,成为“新生牙”(neonatalteeth)。

这种早萌的乳牙多见于下颌中切牙,偶尔见上颌切牙和第一乳磨牙。这些牙多数是正常牙,其中约10%是多生牙。

早萌的乳牙多数没有牙根或根发育很少,釉质和牙本质很薄,常常是软软的,松动明显。

早萌乳牙如果极度松动,有可能脱落而被婴儿吸入气管造成危险时,则建议及时拔除。

如果不松动,则应该保留,因为该牙为正常乳牙,拔除后就不会再长,以后可能造成乳牙缺失,只能等到宝宝长恒牙时再长出新牙齿了。

不过保留的“诞生牙”需要注意观察,有异常及时就诊。由于“诞生牙”多长在下颌,在哺乳时,婴儿舌系带及舌腹部与下前牙反复摩擦,易导致创伤性溃疡(Riga-Fededisease)。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建议改用汤匙喂奶,溃疡处涂抗感染、促愈合的药物。如果溃疡难以治疗,严重影响进食,导致婴儿营养障碍,则还是建议拔除。

保留的诞生牙由于多长在下颌,有可能在吸吮时对舌系带造成摩擦而导致溃疡。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可以调磨诞生牙或改用汤匙喂养,溃疡处涂用药物治疗。2、先锋头(产瘤)

产瘤,又称先锋头(caputsuccedaneum),是由于分娩时头皮循环受压,血管通透性改变及淋巴回流受阻引起的皮下水肿,多发生在头先露部位,出生时即可发现,肿块边界不清、不受骨缝限制,头皮红肿、柔软、压之凹陷、无波动感,出生2-3天即消失。有时与血肿并存,待头皮水肿消退后才显出血肿。

表现为头形变长,有时偏向一侧。皮下水肿,多发生在头先露部位,肿块边界不清、不受骨缝限制,头皮红肿、柔软、压之凹陷、无波动感,有时与血肿并存,待头皮水肿消退后才显出血肿。一般新生儿出生2~3天,产瘤即可消失,不需要特殊治疗。

3、脐疝(气肚脐)脐带脱落后,脐部瘢痕区由于胎儿阶段脐带从腹壁穿过,是腹壁一先天性薄弱处;在婴儿期,两侧腹肌未完全在中线合拢,留有缺损,在医学上称为脐环。当哭闹过多、咳嗽、腹泻等促使腹内压力增高时,便会导致腹腔内容物,特别是小肠,连同腹膜、腹壁皮肤一起由脐部逐渐向外顶出,形成脐疝。大多数脐疝通过脐部筋膜环的逐步收缩而在一岁内自愈。因此2岁前,除非嵌顿,可观察等待。采用非手术疗法促使自愈。如满2周岁,脐疝直径超过1.5厘米者,宜手术治疗。沿脐口1厘米处,沿脐作半圆形切口,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显露腹直肌前鞘,疝环及疝囊,正中切开腹白线,游离疝囊,还纳疝内容物,在疝环处切除部分疝囊后,给予缝扎,然后将两侧腹直肌鞘缘(即腹自线)间断缝合,最后缝合皮肤。4、新生儿鞘膜积液往往在新生儿终末期发生:精索鞘膜积液表现为腹股沟或正常睾丸上方的包块,有时看上去像有三个“蛋蛋”,包块可随精索上下移动;睾丸鞘膜积液表现为阴囊增大,积液较多时包块张力较高或阴囊内摸不到睾丸;所有类型的鞘膜积液包块在手电筒照射下都可以透光,即透光试验阳性,这也是鞘膜积液包块与腹股沟、阴囊其他类型包块相鉴别的一个重要表现;早年常用单纯积液穿刺抽吸法,或穿刺抽吸后注入硬化剂,但由于没有处理未闭合的鞘状突所以非常容易复发,或注射的药物流入腹腔引起腹膜炎,目前这些方法已很少采用,手术治疗仍是鞘膜积液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可分为传统开放手术和腹腔镜微创手术。由于出生后鞘状突有继续闭合可能,所以鞘膜积液可以等到2岁后手术,考虑到麻醉影响,部分鞘膜积液不明显的患儿可以等到3岁,所以鞘膜积液手术最佳年龄在2-3岁是比较合适的,但如果包块较大积液张力比较高、合并疝气或出现积液感染等情况应尽早手术,以免影响睾丸发育。5、新生儿隐睾绝大多数男性足月新生儿在出生时已下降,“隐睾”也无非是以下几种可能,1、睾丸缺如,根本就找不到;2、睾丸发育不良,太小了,也没有什么用处。3、睾丸发育还行,隐藏在腹股沟管里,通过检查可以被触摸得到。4、睾丸发育还行,隐藏在腹腔里,5、隐藏在某个异常的位置。但少数下降延迟或有部分会停滞在腹股沟内。如未下降时应该动态观察,如在1岁内不下降需手术治疗。6、新生儿汗疱疹炎热季节常在前胸,前额等处见针头大小的汗疱疹,又称白痱。因新生儿汗腺功能欠佳所致。7、青记一些新生儿在背部,臀部,常有蓝绿色色斑,此为特殊色素细胞沉着所致。俗称青记或胎生青痣。多数在2~3岁消退,个别7~8岁时自然消退。8、Hayleguin色变正常新生儿在改变体位时可出现体位上下的肤色变化,交界明显,如婴儿左侧卧时,右侧上层肤色呈少血的苍白色,左侧下层的肤色则呈多血的鲜红色。当向相反方向侧卧时,肤色又交换过来,称为Hayleguin色变。是由于新生儿暂时性血管舒缩失调,受重力影响所致。这种情况一般在3周之内可逐渐消失。9、新生儿神经反射正常足月儿,在1岁半以内的婴幼儿由于神经系统没发育完善,可出现病理性反射,如巴氏征,不属于病理性。10、马牙在上腭中线和齿龈部位,由上皮细胞堆积或粘液腺分泌物积留所形成的*白色小颗粒,俗称「马牙」,数周内可自然消退。不可擦拭或挑破,以免发生感染。11、螳螂嘴新生儿两侧颊部各有一隆起的脂肪垫,俗称「螳螂嘴」,有利于乳汁吸吮。螳螂嘴属于新生儿正常生理表现,不可擦拭或挑破,以免发生感染。12、新生儿乳腺肿大是胎儿在母亲体内受到母血中高浓度的生乳素等激素的影响,使乳腺增生造成的。男女新生儿均可出现,2~3周自然消退,部分婴儿乳房甚至可以分泌一些奶汁来。切忌挤压,以免感染。13、假月经

很多女婴出生后3-5天,会从阴道流出似牛奶样的分泌物,甚至于有时候可以见到少量的阴道出血,持续3-4天,很多年轻的父母都惊慌失措,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其实这是由于宝宝在胎内受母体雌性激素影响所致,如果出血量不多,身体其它部位无异常,不影响宝宝的吃喝拉撒等,则完全属于正常的生理变化,而非病态,无须特殊治疗,经数日会自然消失。

14、生理性体重下降新生儿生后初期,是由于新生儿皮肤体表面积相对大,呼吸次数相对快,生后保暖环境温度高,啼哭活动量大,或者新生儿初生几天喂养不足。约第5~6天降到最低点(但不超过出生体重的9%),一般于7~10天后恢复到出生体重,称为生理性体重下降。15、生理性*疸新生儿期胆红素代谢不同于成人,由于新生儿胆红素生成过多,血浆白蛋白联结胆红素的能力不足,肝细胞处理胆红素的能力差,肠肝循环的原因会出现生理性*疸。生理性*疸是排除性诊断,需排除病理性*疸。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生儿正常的15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