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到3岁的宝宝非常娇嫩,按时带宝宝体检,不仅可以监测宝宝喂养、患病以及智力发育的情况,还能够及早发现问题,为宝宝的健康做好预防,进而进行有针对性地喂养以及护理。
儿童在0~3岁期间为什么一定要按时做的8次体检。您真的了解吗?下面来一起揭晓这八次体检的详细内容和体检时间:
首先,妈妈们要为宝宝体检做足准备,一定不能忽视以下注意事项!
1、体检的前一天晚上,最好给宝宝洗个温水澡,换上干净的衣服。体检时最好穿宽松舒适的衣服,便于穿脱。
2、在宝宝体检后,要把自己育儿过程中的疑问及时向医生说明,有关宝宝的生长发育、智力行为,睡眠和饮食等方面的问题均可向医生询问,同时要认真记录下医生的指示,以免忘记。
3.将宝宝的母子保健手册、医生的指导意见册、宝宝的疫苗手册装入一个固定的档案袋内,一定要妥善保管,孩子入学时会用到。体检时随身携带,方便医生参考宝宝之前的体检情况。
第一次体检:出生后30天
检查项目:称体重、量身高、量头围、生殖器(排查包茎、鞘膜积液等)心肺与心率检查(排查有无杂音)、测听力(收费)评价发育智能。
重点项目解读:
1、主要检查项目有哪些?通常医生会检查宝宝身高、体重、心肺、分髋试验、臀纹、脐部并进行营养测评。
2、如何评价宝宝发育智能?主要测试宝宝竖头情况:手部抓握情况;眼睛追视情况:听觉情况:询问家长宝宝语言发育的情况。
如果有疑问,医生会通过神经-行为测试进一步对宝宝的智能发育作全面评价。
第二次体检:宝宝3个月
检查项目:称体重、量身高、量头围、测听力(收费)、检查动作发育、血常规、骨密度(收费)生殖器(排查包茎、鞘膜积液等)心肺与心率检查(排查有无杂音)。
重点项目解读:
1、骨强度测定:评价宝宝骨质中含钙情况的一项测试,可以较为直观准确地了解宝宝体内是否缺钙。
2、对于母亲孕期存在贫血问题的宝宝,做血常规检查可以了解宝宝是否贫血,如果贫血应适当补充铁剂,但一般不作为一项必须检查。
第三次体检:宝宝6个月
检查项目:称体重、量身高、量头围、验視力,测听性行为,检查动作发育,口腔检查、评价发育智能、血常规、验血(微量元素、维生素D、血清收费)、骨骼检查、生殖器排查包茎、鞘膜积液等)心肺与心率检查(排查有无杂音)。
重点项目解读:
1、乳牙的过早萌出或延迟萌出,都会对宝宝牙齿发育和辅食添加造成影响。医生会查看宝宝出牙状况,并给予相应的指导意见。
2、半岁后,母体提供的微量元素已消耗殆尽,宝宝又开始添加辅食,很可能出现微量元素缺乏的现象,因此需要做微量元素检查并遵医嘱适当补充。
第四次体检:宝宝8个月
检查项目:称体重、量身高、量头围、验视力(收费)、检查动作发育、口腔检查、生殖器(排查包茎、鞘膜积液等)心肺与心率检查(排查有无杂音)
重点项目解读:
口腔检查8个月的宝宝一般已经长出2一4颗牙齿了,医生会查看宝宝出牙状况,了解宝宝是否患有龋齿,并指导家长帮宝宝做好口腔清洁工作,少给宝宝吃甜食。
第五次体检:宝宝12个月
检查项目:称体重、量身高、量头围、量胸围、验视力(收费)、检查动作发育、口腔检查、评价发育智能、验血(微量元素、维生素D、血清收费)、骨骼检查、生殖器(排查包茎、鞘膜积液等)心肺与心率检查(排查有无杂音)。
重点项目解读
1、主要在以下几方面观察:是否能爬越障碍、独立站片刻或扶物行走;宝宝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增强;宝宝是否可以理解并说出简单语言。
2、如果超过1周岁宝宝还没有出牙,有可能是由缺钙引起的,家长要按医生的指导及时补钙。
第六次体检:宝宝18个月
检查项目:称体重、量身高、量头围,测听性行为,检查脖子耳朵、眼睛、牙齿、腹胸部、生殖器(排查包茎、鞘膜积液等)心肺与心率检查(排查有无杂音)、大便和血常规。
重点项目解读:
1、1岁到1岁半的时候,宝宝的囟门就会闭合了,医生会用手轻轻触摸宝宝头部,检测其闭合情况。若闭合较晚或自门数值较大都需要注意。
2、大便和血常规检查:1岁半的宝宝很容易贫血或感染蛔虫,所以要检查大便以及血红蛋白。
3、体检周期:宝宝1-2岁时,体检变为每半年一次,并应进行全面体检。
第七次体检:宝宝2岁(24个月)
检查项目:检查身高、体重、头围,测查心肺和微量元素
重点项目解读:
1、评测宝宝动作发育的标准?宝宝走路是否稳、是否能够跑动并且能够单独上下楼梯;手指能否把珠子串起并用蜡笔在纸上画圆圈和直线等简单的线条和图形。
2、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