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没有养成规律的排便习惯
宝宝贪玩,明明有便意也会因为一时不舍玩乐而憋回去,这很常见。
所以,我们要从18~24个月左右,培养孩子规律如厕的好习惯,让宝宝养成每天在固定时间排便的习惯。就是让他知道,每天都要便便,每天这个时间点就应该坐在小马桶上拉粑粑。
只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才会杜绝因憋便而引起便秘这种傻事儿发生。
2、运动量不足
大家都知道便便需要肠道蠕动排出来,对于肠道功能比较弱的宝宝来说,除了肠道自身的蠕动外,保证一定的运动量也可以帮助肠道做运动。
要是宝宝还不能爬,可以每天帮助宝宝顺时针揉揉肚子、做做抚触和被动操,或者让宝宝趴着锻炼抬头、试着爬等等,这些都是帮助肠道蠕动的有效方法。
对于大一些的宝宝,鼓励他们多动,就是改善便秘的又一个好方法。
3、不恰当的如厕训练
不恰当、不合时宜的排便训练,会导致排便频率减少,导致大便变硬和排便疼痛,这又会进一步导致孩子拒绝排便。
所以美国儿科学会(AAP)强调,父母和照料者应避免强迫儿童进行排便训练,应等孩子准备就绪后再进行。
而且如果孩子本来就有便秘的情况,建议改善之后再进行如厕训练。
----摘自网络文章仅供参考儿保科陈艳整理
备注:图文中图片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