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自闭症”这三个字的时候,你脑海里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有人说,是像电影《雨人》的主角,记忆力超强,数字天才;有人说,特别会画画,是艺术天才,腾讯公益之前做过活动,展示的自闭症孩子的画都很棒。
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会。在自闭症患者中,大概四分之三的孩子同时伴有智力障碍,剩下的才是智力处于平均或平均以上水平的孩子,天才,更是极少数。把自闭症跟天才等同在一起,可能只是人们的一种美好的愿望,但是,这种误解可能会给自闭症家庭带来额外的压力。
今天带大家走进自闭症儿童的世界,不但可以破除大家对自闭症的迷信,帮助你鉴别、判断自己孩子的行为问题,而且你的举动也许还能给自闭症家庭带来莫大的支持。
1患自闭症的孩子,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自闭症是什么呢?它不是一种单一的“病”,学界用的术语是“自闭症谱系障碍”,是一组神经发育性障碍,有不同的亚型,行为表现各有不同,主要特征是社会交往能力和语言沟通能力低下,有重复刻板的行为、兴趣和活动模式,其核心的障碍就是社交障碍。因为没办法与人正常交流,好像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所以称“自闭症”或者“孤独症”。
自闭症障碍程度差距很大,从轻度到重度都有,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有些人甚至一辈子没办法生活自理,主要靠父母照顾。当父母渐渐变老,他们的生活也就越来越艰难。
你该问了,那造成自闭症的原因是什么?很遗憾,目前在医界和学术界并无定论,大多数学者认为自闭症是有基因因素为基础的疾病。有20%的自闭症患者,可以在家族中找到智力低下、语言发展迟滞,或者有类似自闭症症状的成员。
2自闭症并不遥远,如何判断孩子有没有?
很多人说,自闭症儿童是来自星星的孩子,你不理解他们,觉得他们跟你不在一个世界生活。其实,没那么遥远,他们就在你的身边。
年《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研究推测,中国自闭症个体超过万,其中0~14岁儿童超过万。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一个幼儿园有4个班级,每个班级有25个孩子,其中可能就有一个孩子是自闭症患儿。
对于普通家长,你可能更关心的是,怎么把我孩子的行为跟自闭症做区分呢?比如,我的孩子很内向,不爱社交,他有自闭症吗?我的孩子语言发展迟缓,他不会是自闭症吧?
的确,智力发育障碍和语言发展迟滞有点像自闭症,但是两者有实质的不同。光看智力发育和语言发展的情况,不能诊断宝宝是自闭症。但是,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因为父母和儿科医生容易把自闭症的一些问题行为特征看成是正常的。比如说话晚可能是“贵人语迟”,认为小宝宝爱哭闹不会跟人交流很常见。
前不久,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发育行为学组等专业机构发布了一个专家共识,提出自闭症的五个早期行为标志,分别是不看少看、不应少应、不指少指、不语少语和不当。这些标志性行为很多时候在2岁前就已经出现。如果宝宝出现了这些行为,特别同时具有这些行为,我们就应该非常警觉了:
不看或少看,是说目光接触异常。对人,特别是对人的眼部注视较少。脑部扫描也发现,和普通孩子相比,自闭症孩子看到玩具图片时,大脑更活跃,看到人脸图片,甚至是妈妈的脸,都不怎么活跃。
不应或少应,包括两项,一个是你叫宝宝的名字,他没有反应;就是所谓的没有呼名反应。还有一个是,宝宝不能跟别人产生共同注意,也就是说,不能和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