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你看,孩子的蛋蛋一边大一边小,这是怎么了?是肿瘤吗?”一位妈妈抱着2岁的宝宝找到医生,焦急地问道。
经过医生的详细检查,最后确诊为小儿鞘膜积液。
小儿鞘膜积液是什么?
男宝宝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生殖系统慢慢发育成熟,一般到了孕8个月左右,两个小蛋蛋就会下降到阴囊里。
从腹腔下降到阴囊里,需要经过一个通道——腹膜鞘状突。一般来说,蛋蛋下降到阴囊里时,它也会跟着一起。等宝宝出生后,这个通道也就闭合了。
(图片源自网络)
但是,如果这个通道“关门”不及时,当孩子哭闹、腹部用力的时候,腹腔内的液体就会流到阴囊里,这些液体就包裹在蛋蛋周围,形成了鞘膜积液。
(图片源自网络)
看到这里,家长是不是觉得有点熟悉?这好像和腹股沟斜疝有点像。
确实,它俩是同源性疾病。
如果鞘状突开口大,导致肠管都从这里掉了下去,那就形成了疝气;开口小,腹腔积液流下来,就成了鞘膜积液。
二者如何区分?
在临床上,鞘膜积液可以表现为:
※
阴囊部位肿大,大多触之柔软,如果用手电筒进行照射,可以看到肿大的部位是透亮的,这也被称之为透光实验阳性。
这是鞘膜积液的典型表现,也常常被用来鉴别疝气和鞘膜积液。
(图片源自网络)
疝气的表现为:
※
通常在宝宝哭闹或剧烈运动时,在腹股沟处会有一突起的块状肿物,位置如果比较靠下则会延伸至阴囊,在宝宝平躺或用手按压时,肿物会消失,家长可以据此初步判断。
鞘膜积液一般不痛不痒,大部分的鞘膜积液只有一边,少部分的鞘膜积液会两边都有,所以,鞘膜积液一般情况下会导致两边阴囊不对称。
鞘膜积液分为哪几种类型
01
睾丸鞘膜积液
积液在睾丸固有的鞘膜腔内;
02
婴儿型鞘膜积液
睾丸鞘膜积液和精索鞘膜积液同时存在;
03
交通性鞘膜积液
腹腔和阴囊的管道是完全通畅的,积液可以在阴囊和腹腔之间流动;
04
精索鞘膜积液
积液位于睾丸外,在积液的下方可以摸到睾丸。
(图片源自网络)
怎么治疗?
1岁以内的宝宝鞘膜积液有自愈的可能,所以不需要人为干预。但是保险起见,如果宝宝出现阴囊肿大的情况,医院小儿泌尿科进行检查一下。
1岁以后,鞘膜积液自愈的可能性就小了,尤其是一些1岁以后才出现的鞘膜积液,自愈的可能性就更小了。所以,这种情况下,建议择期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推荐腹腔镜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时间短。
不手术可以吗?
可以观察,但是也存在一定风险。比如鞘膜积液有炎症感染的风险,鞘膜内如长期积液、内压增高,可影响睾丸的血运和温度调节,从而引起患侧睾丸发育不良。
总的来说,小儿鞘膜积液虽然常见,但大多数情况下并不会对孩子的健康产生严重影响。但是,保险起见,家长们应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