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公布农村中小学营养餐参考食谱
农村孩子不仅要吃得饱,还得吃得好,吃得科学,吃出健康。7月13日,自治区教育厅公布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一周参考食谱,对实行营养餐的农村中小学校饭食提出建议,要求每名学生每天大约要吃二两肉,荤素搭配,菜式天天换。
每天营养摄入细到克
农村学校食堂一天三餐如何搭配,孩子才爱吃,并且营养均衡?昨日从自治区教育厅了解到,教育部门委托卫生部门的营养专家根据广西实际和口味,从营养科学的角度出发,制定了一周参考食谱。
按照食谱的要求,学校食堂首先要保证食物多样性。据介绍,按照我国居民膳食宝塔,农村中小学孩子每天的食物应包括五大类:谷类和薯类,动物性食品,豆类及其制品,蔬菜水果类,纯热能物质,以保证各种营养成分的供给。每类食材一天应该吃多少,食谱中也有建议。如参考食谱中周一的菜式:早餐建议吃米粉二到三两,还要吃30克的肉和50克的西红柿;中餐以*瓜炒肉为主菜,配以豆芽和豆腐汤;晚上吃冬瓜炒肉片,素菜是青菜和西红柿蛋花汤。算下来,一天主食要达到300~500克,肉类大约二两。
各种食材每天吃多少,食谱也有详细的规定。如,正餐肉类摄入以50克为宜,食盐摄入量一天不超过6克,食用油要以植物油为主。为增加钙、铁、锌和B族维生素的摄入,一周要吃3个鸡蛋,而且要分为3天吃完。每周至少吃一次动物肝脏,或一次动物血。此外,每周还要吃两次虾皮或紫菜汤。
新食谱让一些乡镇学校食堂的师傅感受到了挑战。融水苗族自治县香粉乡中学的食堂师傅告诉,自己烧了十几年的饭,看了食谱,才知道虾皮补钙的重要性。但当地村民很少吃海鲜,他曾尝试着在汤里加入虾皮,可很多学生都不吃,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目前,也只有从少到多,渐渐加够量。
食堂可根据实际条件进行调整
今天主食吃米饭,明天吃面条;周三主要的肉菜是猪肉,周四就换成鱼为了达到营养多样化,自治区教育厅公布的参考食谱可不建议农村食堂省事,天天给孩子供应一样的菜。在这份食谱上,一周5天正餐的肉菜都不一样,连早餐都给出了包子、肉粥、稀饭等三种建议,要求每天更换。
前不久,教育部门在对全区29个县的营养餐推行状况调研时发现,一些地区因为条件有限,有的食材购买有困难。比如河池部分地区的农村,本地缺少叶类青菜,如果从外地购买,容易腐烂,因此,当地学生食堂的蔬菜主要以土豆、洋葱为主。融水苗族自治县教育局的相关工作人员告诉,受季节影响,县里高寒山区的农村学校食堂要做到如此繁复的多样化,还是有困难。冬季如遇大雪封山,出山买菜根本不可能,因此,学校食堂多以易储藏的瓜菜为主,叶菜多是大白菜,若要以食谱来要求,根本吃不上。
自治区教育厅相关工作人员告诉,食谱菜式安排只是建议,主要是提醒农村学校食堂的师傅要有科学营养意识,操作起来,还是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条件来调整。因此,食谱做出了灵活性的替换建议:稻米、面条等之间可以互换;叶子菜类之间可以互换,块茎类之间可以互换;动物性食物之间可以互换;肉类与鸡蛋可以互换等。不过,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生菜、菜心、卷筒青、芥菜、*瓜、西红柿、柑橘等果蔬,学校食堂还是尽量想办法让孩子多吃一点。
有安全隐患的食材挡在食谱外
就营养需求而言,绝大部分菜都可以进菜谱,但从食品安全的角度,还是设定了禁入门槛。昨日,自治区教育厅相关工作人员告诉,仔细阅读这份食谱可以发现,广西盛产的四季豆、豆角等蔬菜并没有进入食谱。虽然这些是营养价值较高的食材,但是,一旦煮得不够透,学生吃了很容易发生食物中*,因此,被挡在了食谱之外。
此外,中小学食堂办理餐饮许可证时也有一条硬规定,就是严禁出售凉拌菜。教育厅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很多广西家庭爱吃凉拌菜,但中小学食堂储存条件有限,凉拌菜在夏天容易变质,同样存在安全隐患。从一些市县的教育部门了解到,一些区域根据当地居民的饮食习惯,也规定了食材禁令,如融水教育部门要求农村中小学少用腐竹、豆腐皮等,主要是考虑到部分厂家生产的这些食物卫生不达标,买中一次,后果就很严重。
除了食材禁令,自治区教育厅还通过这份食谱提醒农村学校食堂,要保证好早餐供应,改变一些区域不吃早餐的习惯;针对一些初中女生爱美的特点,提醒学生不要节食减肥,也不能用零食代替正餐。